查看原文
其他

中国大地上只剩下“农村”没有“乡村”?

湖南农道 HND DESIGN 2019-12-02

点击蓝字关注我 ↑↑


“中国已经不存在乡村了,现在中国大地上只有农村。”——作家刘亮程

乡村社会是古人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存在,是我们的古人通过诗经、山水画、唐宋诗词构建出来的人文居所。唐宋诗词之后,中国只剩下农村了,尤其解放以后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,加上新农村建设,乡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,现在在中国大地上存在的只是农村。

农村仅仅只是一个产粮食的地方,养猪的地方,养羊的地方,有多余的土地可以让我们侵占的地方,我们有不好的东西可以往农村倾倒的地方,就是这样的地方。但即使是这样的地方,它仍然在自然中在某个角落、某户人家、某个不为我们所知道的山沟里保留着类似于乡村的地方,在村民的心中,遗存着祖先对山水、对今生来世完整的理念和情怀,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寻找。

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改变

伴随中国城市化的急行军,作为中国文化基石的乡村以无度的节奏消失。而中国数千年文明的祖传传统和历史也将随之消失。

据天津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,2000年,中国还有370万个乡村。2010年,中国乡村数量削减到约260万个。乡村以每天300个的速度消亡。

HND导师孙君老师也曾预言乡村将成未来的奢侈品,三十年后,再回到乡村土地上的主人不是曾经走出去的农民,而是从城市奔向农村的大学生和工人。城镇化在不到20年时间内,会促成乡村20%的耕地转化,空心村会转移,都市有钱人住进了乡村,城市核心区将会成为“空心城”。

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

中国如今作为一个大国在全世界立足,经济、军事、文化三者缺一不可。但是从满清文字狱,到清末打倒孔家店,再到中国“五四”文化运动造成的文化断层,后来十年浩劫“扫四旧”,经历了这上百年的文化毁灭运动,再加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,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,与此同时,改革开放的潮流引入了不少“洋玩意儿”,西方文化也随之渗入,中国人要如何恢复文化自信?

有学者认为,中国的现代化和物质主义竞赛导致国家陷入“精神与道德的危机”。并表示:“在古老的农村社会,我们拥有以家庭和紧密关系网为支撑的道德价值观。这一切都被清除。我们文化的基因在乡村。乡村被摧毁,中国人就不再是中国人了。”

梁漱溟先生曾说过,“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,并以乡村为主体;所有文化,多半是从乡村而来,又为乡村而设法制、礼俗、工商业等莫不如是。”

著名建筑师王澍呼吁城市向乡村学习。他说,他对中国的城市传统文化的恢复感到悲观,但是中国的乡村文化还有可能抢救。

中国文化的传承

最近几年来,中国研究人员同样承认了乡村所提供的文化遗产:歌曲、舞蹈、仪式、武术、厨艺等。政府汇编了近一万个“不可更动”的文化遗产名录,其中80%在农村。

美丽乡村建设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带来重大机遇。在镇镇化加速推进的今天,美丽乡村建设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,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空间和物质保证。

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蕴育了大量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,既有特色民居、古建筑文化资源,有乡村节庆民俗、手工艺术、艺术及传说等非遗文化;既有海洋文化资源,也有山区民族文化资源;既有古代先贤名人文化资源,也有现代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休闲文化资源,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亟需挖掘、保护、整合、宣传营销。

中国的城镇化要从文化与主体缺失的、盲目跟随西方的城镇化,转向立足中国文明之根、传承民族文化之魂的中国特色城镇化轨道上来。需要政府引导,多方配合,更多乡建实践者的共同努力。既要挖掘和弘扬传统人居文化、农耕文化和山水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,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浓厚乡土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,又要培育和发展现代文明,优化美丽村庄人居环境,建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“美丽乡村”。

农村发展与乡村建设

近日《中国农村发展报告》(2017)发布指出,当前农村全面转型面临八大挑战。

一、高成本严重损害农业竞争力。

二、农业机械化亟待转型升级。

三、“谁来种地”难题尚未破解。

四、农业规模经营面临巨大挑战。

五、农民增收的压力不断增加。

六、农村资源资产浪费严重。

七、农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。

八、乡村治理模式仍需创新。

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中,在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,建立人人向往的拥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乡村人文居所,让中国大地上的“乡村”复兴起来,我们一直在路上!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